P2药学问
种药不能像种菜,化肥农药一起上
“中药材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且多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同一药用植物重茬连作,会导致中药材发病率剧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之前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为克服连作引起的土壤养分失衡及病虫害频发问题,一些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致使中药材的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郭兰萍认为,重产量而轻质量,种植过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生长调节剂等做法,造成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下降。如常用来泻下的大黄,野生生长需5—10年甚至更长,而人工种植时大量使用化肥,使大黄迅速生长,不到年限在产量上就能满足采收,但药效却大大降低;润肺止咳的麦冬,原生境为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现人工种植于大田,大量施用多效唑、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后,干重亩产可以从70公斤增加到200多公斤,有效成分也普遍降低。
要注意,种植中药材不能跟种菜一样,不顾质量只顾产量,化肥农药一起上,这对于中药的药效将会有很大影响。对此,2019年10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严格中药种植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同时,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探索制定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激励政策。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对于道地药材的传承与保护,标准化进程会越来越快。